桂浩明 市場資深人士
證券市場交易過程中,,量和價是兩個最基本的參數(shù),在長期的實踐中,,投資者也摸索出了“量為價先”等一些最常見的規(guī)律,。然而,在具體操作中,,量價關系十分復雜,,很難完全一一對應,需要在特定的背景中研究?,F(xiàn)在,,我們以市場近4個月來的量價變化為切入點,進行一番分析,。
去年“9·24”行情之前,,市場較為低迷,滬深兩市合計單日成交金額回落到5000億元附近,。以兩市自由流通股的市值規(guī)模,,以及歷史成交數(shù)據(jù)作為參照,這樣的交易是偏清淡的,,整體上存在量能不足的問題,。“9·24”行情后,,隨著有關部門聯(lián)合推出多項活躍市場的措施,,尤其是央行互換便利與再貸款新政落地,給投資者極大鼓舞,,市場量價齊升,。分析相關數(shù)據(jù)發(fā)現(xiàn),一開始并沒有太多增量資金入場,,但場內資金在各板塊中的移動明顯加快,,隨著一個個熱點被引爆,市場交投迅速放大,,很快達到萬億級水平,。
外部個人資金也快速涌入,,追逐市場熱點,進一步放大成交量,,推動股指不斷上臺階,。然而,這種在短期內集聚起來的以個人投資者為主的資金畢竟是有限的,,并且缺乏相應的穩(wěn)定性。隨著股指走高,,籌碼在高位也出現(xiàn)松動,,導致去年10月8日兩市在放量到3.4萬億元后,不再有進一步放量的能力了,,于是高點就此形成,。量價關系在此次行情中的演繹,堪稱教科書級別,。
不過從去年10月中旬開始,,一方面,隨著單邊上漲行情的結束,,市場震蕩加大,,部分短線資金開始回撤;另一方面,,在政策驅動下的中長線資金逐步開始流入(據(jù)央行介紹去年四季度通過互換便利操作進入A股的資金大約有1000億元),。與此同時,市場熱點開始多元化,,但總體上有降溫態(tài)勢,,使得指數(shù)進入?yún)^(qū)間波動,成交則基本穩(wěn)定在1.5萬億元的水平,。此時指數(shù)在區(qū)間震蕩,,成交的均量線相對平穩(wěn)。這表明多空力量大致平衡,,長線資金的進入穩(wěn)定了市場,,而短線資金的操作空間被壓縮也令個股活躍度下降,大盤難以形成有效的向上動力,。
而一旦長線資金流入節(jié)奏放緩,,周邊市場(譬如債券市場)出現(xiàn)異動形成分流效應時,成交就很容易在現(xiàn)有基礎上萎縮,,導致股指向震蕩區(qū)間的下邊靠攏,。日前兩市單日成交金額減少到1萬億元以下,股指也屢次考驗3150點支撐,,就是價跌量減的表現(xiàn),。在目前的市場環(huán)境下,,要維持市場的基本平衡,日成交金額一般不能少于1萬億元,,而要有所上行,,那還要進一步增加。近日大盤成交金額回到萬億元上方,,但放量還不能算太大,,因此指數(shù)走得有點猶豫也在所難免。后市如果要有像樣的上漲,,量能多半還需要有相應的增加,。
現(xiàn)在并不缺資金,流動性是相對充裕的,,長期國債利率低于2%的表現(xiàn)也說明,,市場的無風險收益率很低。在這種情況下,,股市應該大漲,,過去也有過多次類似的經(jīng)歷。只是現(xiàn)在大環(huán)境較為復雜,,單純的低利率以及足夠的資金供應,,還不足以驅動股市的大幅度上漲,市場還需要有更多的來自實體經(jīng)濟的利好作為支撐,。與此同時,,投資者也需要不斷提振信心,畢竟市場不缺資金,,成交放大,、股市上漲的基礎也不斷增強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