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國內首個人形機器人全產業(yè)鏈專業(yè)展——2025杭州國際人形機器人與機器人技術展覽會在杭州大會展中心開幕,這也被業(yè)內人士視為近期機器人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重要催化,。
不過,,受此前特斯拉機器人“砍單”傳言影響,A股市場機器人概念股于6月20日普跌,,其中,,浙江榮泰(603119.SH)跌停,北特科技(603009.SH),、綠的諧波(688017.SH),、震??萍?300953.SZ)、三花智控(002050.SZ)跌超4%,。
6月23日,,機器人概念股迎來反彈。截至發(fā)稿,,機器人指數(shù)(884126)上漲1.14%,。不過特斯拉概念股仍在下跌,比如拓普集團下跌2.58%,、三花智控下跌1.72%,、五洲新春下跌0.22%。
在前述展會上,,特斯拉也有展出人形機器人模型,。針對傳言,特斯拉現(xiàn)場負責展覽的人士表示,,“應該是生產端還需要做一些調整,。今年馬斯克的重點應該是在Robotaxi上。我認為(人形機器人)應該用軟件帶動硬件去發(fā)展,,需要通過數(shù)據(jù)去積累,。數(shù)據(jù)和算法先到位,硬件不是大問題,?!?/p>
圖片來源:記者 梁遠浩 攝
Optimus新變數(shù)
跳票對馬斯克來說,已是家常便飯,,比如Robotaxi量產時間就經歷過多次延期,。
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機器人Optimus也有類似情況。去年4月,,馬斯克在公司財報電報會議上聲稱,,最快可能會在2025年年底之前正式對外銷售Optimus。
不過到了2024年7月,,馬斯克又在X上發(fā)帖:“特斯拉將在明年小批量生產Optimus人形機器人,,同時將會在特斯拉內部開始使用Optimus人形機器人,并希望在2026年為其他公司進行大批量生產,?!?/p>
今年1月的CES展上,馬斯克透露,,特斯拉計劃在2025年生產數(shù)千臺人形機器人Optimus,。其還表示,如果順利,,2026年計劃將產量提高至2025年的10倍,,即大約5萬到10萬臺,。
因此,上周業(yè)內突然盛傳T鏈年內機器人出貨“砍單”至千臺左右的消息,,一度引發(fā)市場恐慌,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6月初,,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機器人Optimus項目負責人米蘭·科瓦奇(Milan Kovac)在社交媒體宣布了自己即將離職的消息,。
據(jù)了解,科瓦奇早在2016年就加入了特斯拉,,已工作近10年,,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Autopilot團隊擔任高級工程師。他于2022年被任命領導Optimus的開發(fā),,并于2024年底成為負責該項目的副總裁,。
媒體報道,特斯拉人工智能軟件部門副總裁Ashok Elluswamy將接手Optimus項目,。
這次換人,被市場視為特斯拉人形機器人“砍單”傳言的一個例證,。有分析稱,,現(xiàn)任機器人負責人對機器人進展不甚滿意,可能會改變大規(guī)模鋪量訓練的方向,,而是更多打磨現(xiàn)有模型,。不過目前暫未聽說要對硬件方案做大調整。年內出貨量有修正可能,,但如何判斷還需產業(yè)鏈進一步跟蹤,。
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從資本市場知情人士處了解到,現(xiàn)在產業(yè)都在求證特斯拉“砍單”傳言,,有已確定進入特斯拉機器人T2供應鏈的供應商表示,,目前訂單尚無變化,但今后不確定,。
特斯拉新優(yōu)化
近日,,馬斯克在社交媒體透露,特斯拉正在研發(fā)第三代的Optimus,,并帶來諸多改進,,不過并未預告太多細節(jié)。
馬斯克的目標是要讓Optimus走進千家萬戶,。他曾預期,,未來僅需2萬~3萬美元即可購買到一臺Optimus,甚至比一輛車還便宜,,Optimus可以照顧孩子,、遛狗,、去超市購物、修剪草坪等,。而要做到這些,,意味著人形機器人在任務泛化性和復雜度上要有更高的提升。
5月,,特斯拉曾在社交媒體發(fā)布一段Optimus做家務的視頻,,或可推測一些技術方案的端倪。
彼時,,Optimus展示了倒垃圾,、用鏟子攪拌鍋、操作吸塵器,、把物品放在置物架上,、打開柜門、拉窗簾等一系列簡單家務能力,。
特斯拉在視頻中稱,,其所有機器人使用同一個神經網絡模型訓練。這些家務技能皆由真人視頻學習而來,,而非現(xiàn)在常用的VR動作捕捉學習,。
截至目前,特斯拉已推出兩代Optimus人形機器人,。其中第二代Optimus是在2023年年末推出,,相較于上一代,在性能,、結構設計,、操作靈活性和電力方面有顯著提升。
比如性能提升上,,行走速度提高了30%,,同時全身重量減輕了10kg,保持了平衡力和全身控制能力的提高,。結構設計上,,頸部增加了2個自由度,腳部采用了鉸接式腳趾設計,,配備了力和力矩傳感器,。手部靈活性和感知升級上,手部自由度增加至11個,,所有手指配備觸覺傳感器,,能夠更快地進行復雜動作,精細操縱物體。
靈巧手技術迭代焦慮
除了本體,,人形機器人各個關鍵零部件的技術路線也在不斷迭代,,尚未收斂,同時疊加價格競爭,,博弈激烈,。
市面上熱門的靈巧手公司如強腦科技、靈巧智能,、靈心巧手等都參加了上述展會,。由于人形機器人當前還在死磕成本,作為價格占比大頭的靈巧手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,。
比如強腦科技的銷售人員對記者稱,,除了已經量產5年,產品的成熟度和供應鏈的穩(wěn)定性有優(yōu)勢外,,價格也是公司很大的競爭力,。“因為現(xiàn)在也很卷,,我們要拿出一些性價比高的產品,。”
其進一步表示,,“技術路線上,,競對使用的是多自由度路線,繩驅等方案,,成本會很高,可能會要八九萬元,,甚至10萬元,。我們走得還是比較穩(wěn)定的,蝸輪蝸桿+連桿驅動,,在保證穩(wěn)定性的前提下,,成本也能降低,預售期間,,最低1萬元/只(市場價在2萬元~3.5萬元),,使用了國產的電機。市面上很多頭部公司,,比如樂聚就用的我們的產品,。”
這一定程度上在友商那里得到了印證,。
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從現(xiàn)場某家靈巧手公司的銷售人員處獲悉,,其曾向公司開發(fā)人員匯報過小型靈巧手的市場需求,但是資源配置沒有到位,結果強腦科技第一個把這個事兒搞定了,,公司的訂單也被搶了,。
除了把產品做小以外,根據(jù)市場需求,,做適量減配,,也成為一種競爭策略。
比如靈巧智能采用鍵繩方案,,于去年11月,,做完150套模具形成量產,市場售價9.6萬元/只,。今年5月30日,,發(fā)布了三指靈巧手,售價9600元,,首批200只,,體驗價只需6800元。
靈巧智能相關負責人介紹,,“相比于數(shù)萬元的五指靈巧手,,三指靈巧手不足萬元,是最基本的靈巧手,,滿足運動學理論的最小配置,,可通過接觸點形成穩(wěn)定的力封閉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