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對進口銅加征50%關稅,,引發(fā)全球銅市劇烈震蕩,。
7月10日,,紐約商品交易所(COMEX)銅期貨三連漲,,截至發(fā)稿報5.59美元/磅,,周內最高觸及5.89美元/磅,,刷新歷史高位,。
而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銅期貨價格則震蕩承壓,周累計跌幅約1.2%,,截至發(fā)稿報9734美元/噸,,較周三觸及的低點9553美元/噸有所反彈。
滬銅主力合約收跌0.39%,,報78600元/噸,,周累計跌幅約2%。
山金期貨投資咨詢部負責人王云飛對第一財經(jīng)分析稱,,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對所有進口銅征收50%關稅,,較此前市場預期的約25%差距較大,美國市場的精銅價格因此抬升,。
王云飛提示稱,,美國是精銅的凈進口國,,對于全球銅市而言,LME的供應才是精銅定價的核心,。未來美銅溢價或會維持一段時間,,但因成本抬升導致美國銅產(chǎn)業(yè)鏈下游產(chǎn)能關停或轉移,,從而引起總體需求下降,、銅價承壓。
套利交易過熱,,價差回落風險激增
截至7月10日,,COMEX與LME價差擴大至2500美元/噸,日前一度接近3000美元/噸,,遠超出二者穩(wěn)定價差均值300美元/噸,。
中銀國際期貨研究咨詢部有色高級研究員劉超稱,50%關稅消息公布后,,貿(mào)易商開始買入現(xiàn)貨,,在LME做空鎖定風險,然后將銅運往美國,,以賺取現(xiàn)貨價格上漲的價差收益,。這導致LME和國內銅價不漲反跌,而COMEX銅價持續(xù)上漲,。
一位交易人士告訴記者,,預計銅市場價差擴大趨勢將繼續(xù)發(fā)酵,直到關稅政策真正落地,,套利交易或于7月下旬達到高峰,,隨后價差可能逐步回落,需警惕價差回落帶來市場劇烈波動風險,。
實際上,,這輪美國關稅預期引發(fā)的全球銅庫存"大西遷"始于今年2月中旬,市場已分別于3月,、6月提前交易預期,,COMEX銅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兩輪大漲,如今市場敏感度逐步下降,。
庫存變化上,,截至7月7日,COMEX銅庫存高達22.1萬噸,。而今年2月,,COMEX銅庫存還不足10萬噸。
同時,,LME銅庫存的快速去化與紐約COMEX銅庫存激增形成鮮明對比,。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的銅庫存自2月中旬以來銳減,,約從27.09萬噸下降至當前的9.74萬噸(7月7日),降幅超64%,。
南華期貨有色金屬研究組負責人肖宇非分析稱,,COMEX銅庫存的增量不及LME銅庫存的減量,部分精煉銅或還在運輸途中,。
銀河期貨銅研究員王偉認為,,長期來看,考慮到運輸周期,,后期發(fā)往美國的貨源將大幅減少,,非美地區(qū)供應緊張的情況將得到緩解,未來供應寬松預期下,,滬銅和倫銅難以跟漲,,國內外價差結構也會逐步收斂。
產(chǎn)業(yè)沖擊:短期庫存與長期成本壓力并存
除了交易市場波動風險,,一位銅加工產(chǎn)業(yè)人士對記者稱,,美國關稅政策落地后,全球銅供應鏈或面臨重構,。
上述產(chǎn)業(yè)人士進一步分析稱,,美國市場上,關稅落地后銅價飆升,,或推高汽車、新能源等領域成本,,部分企業(yè)可能轉向國產(chǎn)替代或調整供應鏈,。高關稅政策改變全球銅的物流格局,智利等主要銅出口國或將更多貨源轉向亞洲和歐洲市場,,進一步影響全球銅供需平衡,。
庫存方面,劉超預計,,今年美國進口銅量預計大幅攀升,,根據(jù)美國1~4月的銅進口數(shù)據(jù),預計全年進口量將達到136萬噸,,遠高于去年的90萬噸,。2024年美國銅消費量約為180萬噸,過多的銅流入美國將導致COMEX倉庫銅庫存快速增加,。而未來過剩的銅將回流至全球市場,,對銅價構成下行壓力。
供需面看,,王云飛認為,,當前全球精銅并不短缺,,2025年全球精銅供需面臨走弱風險,銅礦供應恢復使供應彈性高于去年,,加工費走弱反映冶煉過剩問題,,而非整體供應不足。
國內市場方面,,海通期貨有色金屬團隊觀點稱,,由于船期限制,若銅關稅在8月1日正式落地,,則存在現(xiàn)貨銅運輸遲滯風險,,國內銅價難有提振。
肖宇非稱分析稱,,滬銅價格持續(xù)回落,,緩解了此前高漲銅價對下游加工企業(yè)帶來的負擔,但是價格波動風險依然存在,。市場高波動背景下,,企業(yè)需要緊密關注COMEX銅、LME銅和滬銅之間的價差變化,,尤其是中間貿(mào)易商需做好雙邊頭寸風險管理,,在價差穩(wěn)定后,銅價才可能出現(xiàn)趨勢性方向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