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,有網友在廣州一餐廳就餐時被收“白開水費”的消息引發(fā)關注。據上游新聞報道,,該網友發(fā)帖稱,,和朋友前往某餐廳用餐,進店后表示不想喝茶,,卻被服務員告知一定要點,,最終選擇了58元一壺的陳皮水,結賬時卻發(fā)現還被額外收取11元白開水費和10%的服務費,。工作人員表示,,菜單和點心單都是明碼標價,陳皮水按人數收費,,單獨要白開水則另外支付費用,,11元一位。
去餐廳被收“白開水費”,,引發(fā)不少消費者的質疑,。通常來說,一壺茶可供多人共享,,按人頭收費違背常理,。并且,一杯白開水竟收費11元,,遠超成本,。
外出就餐遭遇“價格刺客”,消費者對此并不陌生,。比如此前引發(fā)關注的“天價大蝦”“景點宰客”等,,商家采取的套路要么是“按只算或按份算,故意不說清”,,要么是以“時令價”“特色價”等模糊表述吸引顧客后再坐地起價,。這些都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害,有關部門也對此進行了查處,。
此次“白開水費”事件有所不同:11元一位的白開水費用寫在了餐廳菜單上,,算是明碼標價。當地市場監(jiān)管局工作人員也表示“現場如果有明碼標價的話,,是可以收的”,,如果消費者能證明餐廳存在強制消費行為,將依法查處,。
依據價格法規(guī)定,,經營者銷售、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,,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(guī)定明碼標價,,注明商品的品名,、價格或者服務的項目、收費標準等,。因此,,明碼標價是前提,是法定義務,,是合規(guī)經營的底線,。
然而,明碼標價并非不合理收費的免責條款,。從法律上看,,首先,商家有充分告知的義務,。拿“白開水費”來說,,在大多數消費者的傳統(tǒng)就餐認知里,商家提供免費白開水是“標配”,。如果喝一杯白開水要收費且不便宜,,對如此“反常”的情形,,商家有義務以合理,、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。
其次,,明碼標價并不等于合理定價,,商家自主定價也并不等于可以任意定價。價格法第七條要求經營者定價應遵循公平,、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,。如果收費遠超合理成本,且無法提供與之匹配的增值服務,,則可能違反公平,、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。
現實中,,一些商家雖然明碼標價,,但巧立名目、價格畸高或者不規(guī)范標價的情況時有發(fā)生,,引發(fā)消費者“暗著宰變明著宰”的質疑,。監(jiān)管部門需要進一步細化規(guī)則,明確各類收費項目的合理范圍和標準,,加強監(jiān)管力度,,對商家的亂收費等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處罰,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,。
近年來,,我國法律法規(guī)圍繞“明碼標價”“合理定價”等問題均有進一步細化約束,,各地也出臺餐飲行業(yè)經營者價格行為合規(guī)指引。例如,,河北保定規(guī)定,,對容易引發(fā)消費糾紛、需要向消費者特別提醒的價格信息,,應采用顯著,、有效的提示方式進行強化標示,;在消費者點餐后,、提供餐飲服務之前,應向消費者出示消費清單,,待消費者確認同意后再下單,,等等。這樣的指引,,能進一步規(guī)范餐飲行業(yè)價格管理,,引導經營者誠信經營,促進餐飲行業(yè)公開透明,,值得更多地方借鑒,。
11元的白開水著實有些“燙嘴”。對于消費者來說,,錢花得明白,、花得超值,體現在不需要“拿著放大鏡看菜單”,、不會在“明碼標價”下“被動買單”,。對于商家來說,“誠信贏天下”的商訓任何時候都不過時,,只有切實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,,才能真正地留住消費者的心。